深圳左堂雕塑,專業(yè)雕塑設計與雕塑制作,行業(yè)先鋒。致力于金屬雕塑、不銹鋼雕塑、鑄銅雕塑、鍛銅雕塑、玻璃鋼雕塑、仿砂巖雕塑、石材雕塑、泡沫雕塑、城市雕塑、園林景觀雕塑、校園雕塑等。電話:0755-61610620,網(wǎng)址:www.wap.xuzhou5.cn
《窗畔的加拉》
《微笑的馬首》
仿冒品泛濫 都是他自己晚年造成的
達利雕塑展
時間:常年
地點: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如果你最近去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記得要到西大廳南側的公共展示區(qū)域看看。在那里,你可以邂逅20世紀西班牙超現(xiàn)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達利《夢中的女人和兩個舞者》(一組三件)、《微笑的馬首》《窗畔的加拉》等10件比較難得的雕塑作品。這些好東西,全部來自香港收藏家黃建華的捐贈(這次捐了8件,2013年捐了兩件)。而這個常設展,也是國內目前規(guī)模最大的達利雕塑展示。
達利的名字,經(jīng)常會與畢加索、馬蒂斯出現(xiàn)在一起,這三人被認為是20世紀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家。除了繪畫,他們還都很喜歡做雕塑,不過,達利的雕塑市場在今天已經(jīng)是一潭渾水——自從1989年達利去世后,藝術家晚年受托制作的一系列雕塑在世界范圍內不斷被澆鑄和銷售,并飽受未授權版本、所有權糾紛、偽造品的困擾。不過對于這次亮相的這批東西,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說,黃建華先生先后捐贈的10件達利雕塑真品,對幫助國人了解西方文化將大有裨益。
了解達利,了解他所代言的超現(xiàn)實主義,我們請到中國美院史論博士葉玉及北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夏季風進行解讀。
市場混亂 都是他自己晚年過度授權造成的
除了藝術上的成就,達利獲取的顯赫聲名,與他做秀和自我推銷的天分密不可分。他的文章、口才、裝扮以及怪誕的行為,有時比他的繪畫更引人注目。
葉玉說,在藝術圈,達利以熱衷撈金而聞名。達利的許多雕塑作品,主要來自于他畫作的改編,大多數(shù)都是在他的晚年完成,甚至他都沒有參與到它們的創(chuàng)作中。因為很多雕塑第一次完成是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當時達利的身體已經(jīng)不太好。1980年以后因為手的顫抖,他不能再作畫了。曾經(jīng)有人提出過,很多情況下達利什么都不做,只是在出版商雇用的其他藝術家創(chuàng)造的雕塑上快速簽名。
如今,歐洲大約有10家公司在制作達利雕塑,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也可以訂購到一件達利的仿制品。夏季風介紹說,所有的廠家都表示自己和達利本人或其代理人有合約,被授權生產(chǎn)達利雕塑。這一點對于收藏家來說就比較麻煩,因為要搞清達利和這類產(chǎn)品之間到底有多大聯(lián)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也并不知曉生產(chǎn)者是否會忠于他們對于“限量”的承諾,畢竟雕塑是可以不斷復制翻模的。
上個世紀90年代,達利的作品是作為國際間文化交流目的進入中國人的視線的。夏季風說,那時候為了一睹超現(xiàn)實藝術大師的世界,觀眾需要排隊購票方能如愿。但在今天,達利的作品不只是官方藝術場館的展品,也已被中國藏家納為個人藏品。
然而達利的雕塑作品存在一個最大問題,就是市場仿冒品充斥。這件事也讓西班牙達利基金會很苦惱,他們始終在利用法律訴訟和道德勸說兩種途徑減緩非法復制品的蔓延,但收效甚微,而這一切源自藝術家晚年為了維持奢侈生活的過度授權。
夏季風透露,向國家博物館捐贈達利作品的黃建華,是一位地產(chǎn)大亨,也是資深收藏家。北京東三環(huán)內的僑福芳草地大廈是他第一次做商場,他把它打造成了一個美術館。他對達利的作品很熱衷,大概收藏有40余件作品,大部分從西班牙藏家這里買來。不過因為達利仿冒品實在多,許多藏家一般還是會帶著作品到達利基金會求證一下。
《墨丘利》。墨丘利神是希臘神話眾神的信使。
達利和妻子加拉
雕塑作品
最好地體現(xiàn)了達利的超現(xiàn)實主義
薩爾瓦多·達利可以說是跨界高手,在繪畫、雕塑、電影、招貼畫、芭蕾舞劇本,各個領域的杰出實踐者。葉玉說,達利的雕塑作品是他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在三維空間中的最好體現(xiàn),他的作品的特色之一是將現(xiàn)實世界中的實體任意地扭曲與變形處理。
大家最熟悉的莫過于軟體時鐘的形象符號,1932年,達利在美國紐約展出畫作《永恒的時間》以及雕塑《時間的側影》,立即引起人們的興趣。它們或多或少體現(xiàn)了達利對于時間的敏感性,時間——鐘表則是這種壓迫形象的體現(xiàn),因為達利曾自述道:“機械用品成了我的最大敵人,例如手表,它們只能是柔軟的,或者根本不能有!”
葉玉說,這次國博展示的幾件達利雕塑,還是比較有特色的作品,秉承了他的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觀念。比如《微笑的馬首》,馬是達利的著名形象之一,以時間為胄,背負重任的馬,是壓抑的、慢慢行走的世界的代表。達利通過直白、熱情將駿馬形象加以夸張變形具有動感,大張的嘴,高昂的情緒也移情到此。
達利總是把一些看上去根本不合時宜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加入超現(xiàn)實的意味。這次展品中的《窗畔的加拉》就是達利常用的表現(xiàn)形象。在他眼中,女人和馬是母性的河中怪物,燃燒的長頸鹿是表現(xiàn)男性內心世界的怪物,貓與天使是異性愛的怪物。
觀看達利的作品,無論是雕塑還是繪畫,你可能會懷疑這是他沉迷于精神藥物后的結果。然而,達利自己曾對此做過說明:“我不濫用藥物,我就是藥物(I don't do drugs. I am drugs)。”那么,他的靈感來源于哪里呢?葉玉說,達利自有訣竅讓他保持創(chuàng)造力。比如他會坐在椅子上,將調羹舉過盤子打盹。當他睡著,調羹掉到盤子上,發(fā)出的聲響足以喚醒達利,他會及時將自己夢到的超現(xiàn)實圖景草草記錄下來。
其他時候,達利會保持倒立直到快暈過去,這讓他保持了一種半清醒狀態(tài)。達利最著名的辦法叫做“偏執(zhí)狂批判法”,他在《自傳》里提到,從1933年開始完整地使用這個概念術語,按照他的說法,這是一種自發(fā)的非理性的認識方法,是以對精神錯亂現(xiàn)象的解釋——批評為基礎,從夢想、記憶、心理分析中創(chuàng)作出夢想的現(xiàn)實;“達利的世界”追求潛意識心靈中所產(chǎn)生的意向,用精妙的寫實、大膽豐富的想象把夢境的主觀世界表現(xiàn)為客觀的物象。
【多知道一點】
愛妻子勝于 愛父母、畢加索和金錢
達利不是成了藝術家才變得怪怪的,而是從小就怪。他小時候就有無理由襲擊別人的怪癖,有一次竟把同伴從5米高的橋上推下去。他說過很多犀利言論,比如“6歲想當廚師,7歲想當拿破侖”,“超現(xiàn)實主義就是我”,“我與瘋子的惟一不同之處在于我沒瘋”。他的形象也是怪誕的,兩撇標志性的上翹胡子,還有那對瞪得滾圓的眼睛。
不走尋常路的達利,卻是個專一好丈夫。愛妻加拉,是他一生唯一愛過的女人。1929年秋,他和愛人加拉曾私奔到利加特港,度過了一段十分艱辛而又充滿真愛的時光。之后利加特港成了他作品中的常見題材。
加拉原本是超現(xiàn)實主義派詩人保羅·愛呂雅的妻子,比達利大了9歲。達利的父親得知兒子和有夫之婦來往和他斷絕了父子關系,達利由此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只能靠賣畫和影片合約為生。加拉成了達利不可或缺的感情支柱,也是他不知疲倦的助手和經(jīng)紀人,更重要的是她常常把趨于冒險、耽于狂妄的達利從荒誕的意境中拉回現(xiàn)實世界中來。因此,人們提到達利,必然提到加拉,仿佛沒有加拉,達利就不完整。達利說,他愛加拉勝于愛父母、畢加索和金錢。